
前言配资专业门户登录入口
500架飞机,400亿美元——这不是一场普通的商业交易,而是一场地缘政治的“空中对弈”。刚刚过去的8月21日,彭博社爆出重磅消息:中国正与洽谈购买约500架客机,主要为737 MAX和787系列,一旦成交,这将是波音近十年来在中国市场的首批大单,同时也是近年来中美之间最大规模的商业合作。

就在中美“你来我往”释放缓和信号之际,欧洲却在一旁“坐失良机”,眼睁睁看着合作之窗悄然合拢。
波音急了,中国稳了,交易背后全是算计
这500架飞机对波音来说,不是普通的销售,而是生死线上的“救命绳”。过去几年,波音过得并不风光。737 MAX全球停飞、产能混乱、供应商罢工,连带着账面亏了360亿美元,订单也被对手空客远远甩在后头——5600架对8650架,差距不是一星半点。

就在这种压力下,波音CEO亲自发话:中国市场是转折点,意思再明确不过:不卖中国,这摊子就真撑不下去了。而中国这边,需求是真有——疫情过后,民航市场火得一塌糊涂,旅客量眼看就要超过美国。未来20年,中国需要新飞机接近万架,空客工厂已经排到了2030年之后,国产C919产能又上不来,波音自然成了眼下唯一能“立刻交货”的选项。
但这笔交易又不仅仅是“买飞机”这么简单。它背后,藏着一张中国的博弈算盘:一方面,回应政府在关税上的明显“降温”;另一方面,也是在向欧洲释放一个清晰的信号——机会不是没给你们,错过了,就别怪我们转身找别人。
特朗普放软话,中国递橄榄枝,欧洲却在自我捆绑
一个不容忽视的背景是,就在波音订单消息传出前,美国方面已经连续两次推迟对华加征新关税的时间窗口,从原先的34%主动调低到10%,再把24%的追加关税按下暂停键。

美财长更是放话:不会把中企赴美投资当谈判筹码。这话说得不重,但分量不轻——美方确实在主动降调。
美方的姿态转变不止体现在关税上。英伟达准备为中国定制高性能AI芯片,美国对台湾地区的政治动作也悄然降温。这一连串动作,背后其实是特朗普团队在“补经济课”——选票经济才是硬道理,没国家愿意陪着美国搞“脱钩”,市场失了,国内通胀就压不住。
而中国在这个时候选择重启与波音的大额采购谈判,显然是一种策略性回应。有合作的空间,就能谈;有诚意的姿态,就值得试。更重要的是,这也是在为年底APEC峰会提前“做功课”。一笔大单,既能稳住中美经贸信号,也能为接下来的谈判铺一层温和的底色。

反观欧洲,自陷“逻辑困局”。嘴上喊着要“战略自主”,手里却拽着“价值观外交”不放。德国、法国的企业对中国市场依赖极深,空客1/3的飞机卖给中国,奔驰宝马奥迪更不用说。但一到政治层面,欧盟又频频把中国贴上“系统性对手”的标签,在对华政策上摇摆不定。结果就是:市场想合作,政治不给力,最终让机会白白溜走。
错过的不止是订单,欧洲正在失去一个世界舞台
这不是中国第一次“用脚投票”。就在去年,出于对美欧政策的不满,中国取消了一批波音订单,转而采购空客。当时欧洲高兴坏了,觉得这叫“战略机遇”。可转眼之间,形势变了——现在中国若再次转向波音,不仅意味着空客丢单,更是一个明确的信号:中国的合作不是无底线的等待。

而这场交易对中国来说,也是一种“外交杠杆”。靠一笔大单,就能撬动特朗普政府放软话;也能让欧盟看清楚,自己在全球博弈中正逐渐边缘化。
欧洲的失误,并不止于飞机。航天合作上,欧洲两度拒绝与中国对接载人航天项目,结果自己的飞船返航技术接连失败,而中国空间站早已稳定运行。绿色转型上,嘴上不离环保,行动上却对中国电动车挥舞“反补贴”大棒,最后还得靠中国的光伏产品撑起减碳指标。这不是战略,而是自缚手脚。

中欧之间的窗口正在收窄。欧洲若继续在中美之间左右为难,迟早会从“规则制定者”变成“看客”,不仅在经济合作上被边缘化,更将在地缘影响力上逐渐削弱。
结语:买飞机的不是订单,是主动权
这500架飞机,表面看是商业合作,实则是一场全球博弈中的“信号弹”。它说明,中美之间的关系虽然复杂,却依然存在对话与交换的空间;它也反映出,谁能抓住务实合作的机会,谁就能在动荡的全球格局中稳住脚步。
而欧洲,若还沉浸在“制度自信”与“政治洁癖”中不肯醒来,那就只能眼睁睁看着下一波合作机会从身边溜走。全球化的舞台不是等人来的,谁错过了节奏,谁就会被时代甩在后头。
参考资料: 中国拒买波音,特朗普暴怒,白宫:现在明明是中国要跟我们谈协议 2025-04-16 ·非常点评
恒信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